平川区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队伍教育整顿 > 正文
检察队伍教育整顿

坚守检察初心,践行为民使命 --平川区检察院深入开展“司法为民办实事”活动

时间:2021-12-14 17:04:3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平川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学党史同对照实际推动检察工作结合起来,主动践行检察为民初心使命,立足检察职能,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精心组织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实际生活中与检察职能密切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 坚持抓部署建机制,努力夯实工作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此该院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副检察长任副组长、其余党组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2次,对该院“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确保“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制定 “实施方案”。结合平川实际,立足检察职能,制定了《 “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助推乡村振兴,从严从快打击涉农犯罪”“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开展司法救助,实现应救尽救”等十项司法为民实事,明确了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工作进度、完成时限,靠实了工作责任,推动“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落细落实。

(三)建立“实践基地”。紧紧依托该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改造建成了“司法为民办实事实践基地”,设立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办公室,将“司法为民办实事”10项举措具体内容制成展板,陈列在司法为民办实事实践基地,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作出庄严承诺,让群众了解、理解“司法为民办实事”工作,主动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监督。

二、坚持强监督护民企,倾心服务中心大局

(一)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聚焦重点内容,选准服务保障的着力点,针对辖区存在农民工讨薪维权难、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用足用好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监督方式,扎扎实实开展监督。今年以来,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9件,已采纳7件,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4.2万余元;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份,督促有关单位整改落实,有效整治了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

(二)积极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根据辖区的企业发展状况,对全区23家民营企业进行定点走访,向企业发放《走访线索登记表》《征求意见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提供法律咨询,解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法律疑难问题。同时,坚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原则,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涉嫌犯罪的案件,在严格执行刑事司法政策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精准适用办理涉民企案件司法政策,监督公安机关撤销涉民企骗取贷款案件5件,对1件涉民营企业案件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最大限度降低案件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三)监督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向全区城乡30多所中小学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余份,协同教育、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未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的39家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开展联合调查走访,对检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无办学资质、消防安全不达标等问题,向教育局制发检察建议1份,督促其整改落实,净化了全区校外教育环境,保障了未成年人安全成长。  

三、坚持尽职责抓落实,大力保障基本民生

(一)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该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涉农检察工作新模式,注重加强与劳动监察、法院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形成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合力,依法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件,经过释法说理,犯罪嫌疑人陆续结清了拖欠的40名农民工工资45.8万余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守护好群众“脚底下”安全。该院始终坚持“安全无小事,民生大于天”的司法理念,制定《落实“四号检察建议”,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工作实施方案》,探索“行政+检察”工作模式,与住建局、工信局、街道办、给排水公司、供热等单位联合开展全区窨井设施隐患排查11次,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设施3处,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更换改造,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积极推动“四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三)打击食药安全犯罪。该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公益保护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案件办理力度,携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学校和学校周边学生就餐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漏洞,依法及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份,督促行政机关进行建章立制,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检察保障水平。

(四)开展司法救助实现应救尽救。该院认真梳理历年刑事案件,突出对贫困户、军人军属、残疾人、未成年人四类重点人群的排查,对发现的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全面核实被救助人家庭基本情况,将“生活困难”认定程序落到实处,确保救助精准。同时,坚持法律救助、物质救助与精神抚慰并举,以与被救助人谈心、拉家常的形式,了解心理动态,舒缓申请人悲痛情绪,及时向被救助人家庭发放司法救助金,在物质上帮助申请人度过难关,使其坚定信心开始新的生活。今年以来,摸排司法救助线索5件,向区委政法委申报救助资金19.3万元。

四、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全力维护公平正义

(一)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该院以巩固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为抓手,在接访大厅设立检察长接待值班岗,将检察长接待日具体量化到全年的每个月,实行检察长、副检察长轮流值班现场接待、办理制度。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值班领导认真听取诉求,并结合案情,从法律、政策等方面与其进行深入交谈,有效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真正做到了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接待各类来信来访43件(次),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与3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率均达100%。

(二)全面推进公开听证、公开宣布工作。该院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制定《公开听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公开听证范围、程序等,率先建成白银市首个规范化智能公开听证室,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听证尽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第三方参与听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将定纷止争、释法说理工作贯穿听证工作全过程。同时,建立公开听证工作定期分析总结制度,结合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问题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年以来,开展公开听证6场次,对11件案件进行公开听证,公开宣告34人。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该院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10项“司法为民办实事”总体布局,充分利用检察资源,构建法治宣传平台,通过开展以案释法、“法律六进”、公开听证、检务公开等活动,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深入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细落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信仰基础。今年以来,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宣讲32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召开座谈会2次,接受企业及职工法律咨询50余人次;开展公益诉讼宣传4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深入各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讲、禁毒宣讲及欺凌预防等教育专题讲座等9次,覆盖师生、家长2000余人,发放《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宣传册》2000余份。